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3篇
  免费   2340篇
  国内免费   1878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516篇
地质学   9055篇
海洋学   287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723篇
自然地理   45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针对地质钻探深孔或水平孔失返性漏失时钻具磨损及钻进效率低的问题,以白油、钠基稠化剂与粘结性材料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研制了一种高效钻杆润滑脂,并在川藏铁路昌都段定测勘察水平孔现场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有力支撑服务了川藏铁路大位移水平孔施工。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润滑脂具有耐低温(-16 ℃)、易涂抹、良好的粘附性与润滑性以及高性价比特点,能长时间保护钻具,而且其润滑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52.
程林 《地质与勘探》2020,56(4):745-758
黄陵断穹核部石墨矿是我国鳞片(晶质)石墨矿的主要产区,对该区石墨矿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该区已有石墨矿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矿床地质方面,对矿床成因分析缺乏地球化学支撑。为此,本文从地球化学层面查明石墨矿原岩类型,碳质富集岩相、变质作用和晶质石墨的形成,为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提供地球化学依据。通过系统采集区内主要石墨矿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根据矿床地球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阐明石墨矿的物质来源,成矿元素集散行为和矿床形成机制。根据主量元素含量和组合,推断石墨的原岩为碳质粉砂质泥岩。微量元素的双重性指示石墨矿的物质有两个来源:中太古代野马洞岩组和中太古代东冲河片麻杂岩。独特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说明物源转化为原岩时存在着强烈的地球化学反应。石墨矿的碳同位素组成支持碳质来自有机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3.
汞作为一种重要的成矿元素,广泛分布于不同地质体中,并参与成岩成矿作用。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汞同位素被广泛地应用于示踪地球表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汞污染等。近年来,汞同位素又被应用于揭示行星的演化过程、识别地质历史时期大火成岩省及示踪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地质储库汞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总结。陨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火山气体等地质储库汞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部分样品还显示非质量分馏信息。本文着重阐述了低温热液矿床(现代热泉、汞矿床、铅锌矿床、锑矿床、金矿床)汞的赋存状态及同位素组成特征,构筑了汞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格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矿床成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汞同位素分馏机制。热液矿床中汞同位素的质量分馏可能由流体挥发或者沸腾作用、冷凝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硫化物沉淀等引起。岩矿石中汞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信息可能是地质历史时期汞光化学作用的产物,或者是继承某一特定的源岩信息所致。因此,未来汞同位素在示踪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刻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4.
Despite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subsurface datasets below the limits of seismic resolution, reconstructing near‐surface deformation of shallow key stratigraphic markers beneath modern alluvial and coastal plains through sediment core analysi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Highly resolved stratigraphy of Upper Pleistocene to Holocene (Marine Isotope Stage 5e to Marine Isotope Stage 1) alluvial, deltaic and coastal depositional systems across the southern Po Plain, down to 150 m depth, provides an unambiguous documentation on the deformation of previously flat‐lying strata that goes back in time beyond the limits of morphological, historical and palaeoseismic records. Five prominent key horizons, accurately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ified for their fossil content, were used as highly effective stratigraphic markers (M1 to M5) that can be tracked for tens of kilometres across the basin. A facies‐controlled approach tied to a robust chronology (102 radiocarbon dates) reveals considerable deformation of laterally extensive nearshore (M1), continental (M2 and M3) and lagoon (M4 and M5) marker beds originally deposited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M1, M4 and M5). The areas where antiformal geometries are best observed are remarkably coincident with the axes of buried ramp anticlines, across which new seismic images reveal substantially warped stratal geometries of Lower Pleistocene strata. The striking spatial coincidence of fold crests with the epicentres of historic and instrumental seismicity suggests that deformation of marker beds M1 to M5 might reflect, in part at least, syntectonically generated relief and, thus, active tectonism. Precise identification and lateral tracing of chronologically constrained stratigraphic markers in the 14C time window through combined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aeoecological data may delineate late Quaternary subsurfac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at an unprecedented level of detail, outlining cryptic stratal geometries at the sub‐seismic scale. This approach is highly reproducible in tectonically active Quaternary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can help to assess patterns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the subsurface of modern alluvial and coastal plain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55.
广东省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嘉嘉 《地质与勘探》2021,57(2):305-314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深部固体矿产主要工作方法。广东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位于诸广南铀矿田北部,是诸广南铀矿田重要的组成之一。本次为了拓宽书楼丘矿床深部找矿思路,探讨其找矿潜力,在前人研究和勘探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三维定量预测研究理论基础,根据矿床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特征,提取地质、化探、钻探资料的成矿有利信息,并利用COCAD软件构建了地形-地表、岩体、构造、矿体等地质模型,对信息进行综合成矿有利分析,运用信息量法进行研究区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共圈定了3片靶区。  相似文献   
56.
陈炳锦 《地质与勘探》2021,57(1):146-155
以龙王沟磁铁矿高精度磁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化极后的磁法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通过功率谱法计算小波多尺度分解后的各阶细节异常的场源深度。结合地形、地质及钻孔资料,采用2.5D人机交互反演对磁测剖面上的磁铁矿体进行拟合,利用Golden Software公司开发的Voxler软件,在虚拟三维环境下实现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数据的可视化,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直观的预测磁铁矿体的空间范围和分布形态,实现地质、物探和地上、地下信息一体化集成展示,进行专业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7.
非洲锰矿床成矿规律、开发利用与勘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卓然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16-1228
锰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依赖国外资源保障供需关系。本文总结分析了非洲锰矿资源的特点、矿床类型与成矿规律等地质特征与勘查开发利用及贸易现状。分析表明:非洲是全球探明锰矿储量和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的特点;锰矿床类型主要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海相沉积型、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湖相三角洲)沉积型、岩浆热液型等五大类,普遍遭受表生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改造;主要分布在卡普瓦尔克拉通、刚果克拉通西北部的加蓬地块和西非克拉通南缘的马恩-莱奥地盾中;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前寒武纪,尤其是2.2~2.0Ga;非洲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较高,其中南非是非洲锰矿勘查程度最高的国家,中非、北非国家的勘查开发程度较低;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锰矿石生产国和锰矿产品出口国,目前占全球出口量的68.19%以上,我国是非洲锰矿产的最大出口地,占其出口总量的70.19%。建议:我国在非洲的勘查应重点关注非洲中部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锰矿和海相火山-沉积型锰矿;在非洲已有的中企基础上,组建大型的集团公司,建立多元的锰矿资源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58.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2):467-474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59.
孙承晟 《地质论评》2021,67(5):67060015-67060015
晚清随着中国国门洞开,西方学者、传教士、商人、探险家以“科学无国界”的旗号,将中国视为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纷纷来华进行各种科学考察。其中比较著名的如庞佩利、李希霍芬、塞切尼、奥勃鲁切夫、维理士、安得思以及斯文·赫定等,在中国先后组织了多次系统的考察,在地质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成果。这些考察不仅丰富了西方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的认识,对之后的中国学者也颇多裨益。民国以后,西人的考察活动激起了中国学者的民族主义反弹,不断遭遇中国学者的主权诉求,尤其是斯文·赫定组织的西北考察成为其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民间团体的努力下,政府对外国人在中国的考察活动逐渐作出了明确的法律限制,中国学者亦自发开展独立的地质学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0.
马翔宇  李传金 《冰川冻土》2021,43(1):92-106
黑碳被认为是除温室气体外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辐射强迫因子。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雪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沉积至雪冰中的黑碳可反映人类活动的历史变化,并可能导致反照率降低而影响物质能量平衡。通过系统回顾三极地区雪冰黑碳的研究方法、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造成的辐射强迫,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三极雪冰中黑碳的时空分布及其辐射强迫差异较大,其中青藏高原是浓度和辐射强迫影响最大的地区,也是对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潜在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三极地区雪冰中保存着长时间序列的黑碳沉积记录,是研究自然变率、人类活动影响黑碳沉积历史(如北极与青藏高原冰芯中记录的工业革命以来黑碳沉积的快速上升)的良好介质,同样为模型预测未来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三极地区是全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在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黑碳必然会在未来的三极地区气候演变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